農業農村局本級2021年度部門決算
目 錄
第一部分 農業農村局部門概況
一、部門主要職責
二、部門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 2021年度部門決算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
表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九、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十、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表
第三部分 2021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三、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
情況說明
六、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說明
七、政府采購支出情況說明
八、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說明
九、預算績效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 農業農村局部門概況
一、部門主要職能
廣豐區農業農村局是主管農業農村工作的區人民政府組成部門,主要職責是:第一條根據《中共上饒市廣豐區委辦公室、上饒市廣豐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上饒市廣豐區機構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廣辦字〔2019〕2號),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上饒市廣豐區農業農村局(以下簡稱區農業農村局)是區政府工作部門,為正科級。
第三條中共上饒市廣豐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農業農村局,接受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的直接領導,承擔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具體工作,組織開展“三農”重大問題的政策研究等。
第四條區農業農村局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三農”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主要職責是:
(一)統籌研究和組織實施全區“三農”工作的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重大政策。
(二)統籌推動發展全區農村社會事業、農村公共服務、農村文化、農村基礎設施和鄉村治理。
(三)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深化全區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政策。
(四)指導全區鄉村特色產業、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和鄉鎮企業發展工作,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五)負責全區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墾、農業機械化等農業各產業的監督管理。
(六)負責全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追溯、風險評估。
(七)組織全區農業資源區劃工作。指導農用地、漁業水域以及農業生物物種資源的保護與管理。
(八)負責全區有關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業投入品的監督管理。
(九)負責全區農業防災減災、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治工作。
(十)負責農業投資管理。提出農業投融資體制機制改革建議。
(十一)推動全區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和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十二)負責農業領域生態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工作。
(十三)統籌推進全區農業農村人才工作。
(十四)監督指導全區農業行業安全生產工作。負責農業機械、漁政漁港和農藥使用等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十五)牽頭開展全區農業對外合作工作。
(十六)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關于糧食流通的法律法規,起草全區糧食流通的有關政策并組織實施。
(十七)管理全區糧食儲備,負責全區儲備糧行政管理。
(十八)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區有關安全生產工作的決策部署。
(十九)完成區委、區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十)職能轉變。
1.統籌實施全區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農業發展質量,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2.加強全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3.加強“三農”發展重大問題的研究工作。
4.深入推進簡政放權。
(二十一)職責調整。
將下屬單位的部分職能劃入局機關。
(二十一)與圧有關單位有關職責分工與工作合作機制。
第四條區農業農村局設下列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政策法規股、行政服務股)
負責機關日常運轉工作,協調指導全區農業行業安全生產工作。
(二)計劃財務股
編報部門預算并組織執行。負責相關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負責農業農村項目檢查驗收和績效考核。
(三)農村政策、改革與農村合作經濟發展股
組織開展農業發展重大問題研究,起草全區農業經濟發展戰略規劃。
(四)鄉村產業與市場經濟發展股(科技教育股)
組織協調全區鄉村產業發展,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編制全區農業經濟信息體系、大宗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規劃。擬訂農業科技教育、資源環境等方面的發展規劃。
(五)新農村建設與農村社會事業促進股
開展農村社會事業重大問題研究,參與編制相關規劃。牽頭組織改善全區農村人居環境。協調推動全區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六)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股(種植業管理股、養殖業管理股)
組織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及規章。組織實施農作物種業、畜禽種業、牧草種業方面的法律法規及規章。組織實施畜牧獸醫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及規章。組織實施漁業漁政、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及規章。
(七)農業項目綜合股(農業機械化管理股)。
起草全區農墾事業發展戰略、政策和規劃,督促檢查國家、省、市、區有關農墾政策的貫徹落實。組織實施農業機械化方面的法律法規及規章。
(八)糧食綜合管理股
研究提出糧油購銷規章和有關政策并組織實施;執行國家和地方政府政策性糧油收購工作;制定全區儲備糧油和政策性糧油收購、銷售和供應計劃。
指導全區國有糧食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和體制機制創新。
第五條區農業農村局行政編制19名,后勤服務事業編制3名。設局長1名,副局長2名。
第六條區農業農村局所屬事業單位的設置、職責和編制事項另行規定。
第七條本規定由區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其調整由區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按規定程序辦理。
第八條本規定自2019年3月31日起施行。
二、部門基本情況
納入本套部門決算匯編范圍的單位共1個,包括:農業農村局本級。本單位有內設機構:辦公室、計劃財務股、農村政策、改革與農村合作經濟發展股、鄉村產業與市場經濟發展股(科技教育股)、新農村建設與農村社會事業促進股、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股(種植業管理股、養殖業管理股)、農業項目綜合股(農業機械化管理股)、糧食綜合管理股
本部門2021年年末實有人數104人,其中在職人員54人,離休人員1人,退休人員49人。
第二部分 2021年度部門決算表(見附表)
第三部分 2021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21年度收入總計7476萬元,其中年初結轉和結余0萬元,較2020年增加2463萬元,增長49.13%;本年收入合計7476萬元,較2020年增加2463萬元,增長49.13%,主要原因是:國家重視農業,故項目資金呈增長趨勢。
本年收入的具體構成為:財政撥款收入7476萬元,占100%;事業收入0萬元,占0%;經營收入0萬元,占0%;其他收入0萬元,占0%。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21年度支出總計7476萬元,其中本年支出合計7476萬元,較2020年增加2463萬元,增長49.13 %,主要原因是:國家重視農業,故項目資金呈增長趨勢;年末結轉和結余0萬元,較2020年增加0萬元,增長0%,主要原因是:無上年年末結轉和結余。
本年支出的具體構成為:基本支出635萬元,占8.5%;項目支出6841萬元,占91.5%;經營支出0萬元,占0%;其他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上繳上級支出)0萬元,占0%。
三、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21年度財政撥款本年支出年初預算數為7476萬元,決算數為7476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0%。其中:
(一)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年初預算數為0萬元,決算數為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0%,主要原因是:無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預算數。
(二)公共安全支出年初預算數為0萬元,決算數為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0%,主要原因是:無公共安全支出預算數。
(三)農林水支出年初預算數為5252萬元,決算數為5252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100%,主要原因是
(四)糧食物資儲備支出年初預算數為2224萬元,決算數為2224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100%,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21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635萬元,其中:
(一)工資福利支出601.25萬元,較2020年增加19.96萬元,增長3.43%,主要原因是:工資調整,年度增資。
(二)商品和服務支出21.33萬元,較2020年減少25.95萬元,下降54.88%,主要原因是:加強管理,深入貫徹履行厲行節約原則。
(三)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12.42萬元,較2020年減少2.02萬元,下降13.98%,主要原因是:退休人員減少。
(四)資本性支出0萬元,較2020年增加0萬元,增長0 %,主要原因是:無資本性支出。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21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年初預算數為72萬元,決算數為18.27萬元,完成預算的25.37%,決算數較2020年減少4.79萬元,下降20.77%,其中:
(一)因公出國(境)支出年初預算數為0萬元,決算數為0萬元,完成預算的0 %,決算數較2020年增加0萬元,增長0%,主要原因是無因公出國境人員。決算數較年初預算數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主要原因是無因公出國境人員。全年安排因公出國(境)團組 0個,累計0人次,主要為:是無因公出國境人員。
(二)公務接待費支出年初預算數為72萬元,決算數為18.27萬元,完成預算的25.38%,決算數較2020減少4.79萬元,下降20.77%,主要原因是加強管理,深入貫徹履行厲行節約原則。決算數較年初預算數增加(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加強管理,深入貫徹履行厲行節約原則。全年國內公務接待393批,累計接待3216人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累計接待0人次,主要為:國內公務接待。
(三)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0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年初預算數為0萬元,決算數為0萬元,完成預算的100%,決算數較2020年減少1.08萬元,下降100%,主要原因是行政機關車輛改革,原上級項目配置車輛2021年未使用,全年購置公務用車0輛。決算數較年初預算數無增減的主要原因是:行政機關車輛改革,原上級項目配置車輛2021年未使用;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年初預算數為0萬元,決算數為0萬元,完成預算的100%,決算數較2020年減少1.08萬元,下降100%,主要原因是行政機關車輛改革,原上級項目配置車輛2021年未使用,年末公務用車保有1輛。決算數較年初預算數無增減,主要原因是:行政機關車輛改革,原上級項目配置車輛2021年未使用。
六、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說明
本部門2021年度機關運行經費支出21.33萬元(與部門決算中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中公用經費之和一致),較年初預算數(或者上年決算數)減少25.95萬元,降低54.88%,主要原因是: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加強管理,深入貫徹履行厲行節約原則。
七、政府采購支出情況說明
本部門2021年度政府采購支出總額410.59萬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 108.81萬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萬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301.78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0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0%,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410.59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100%。(省級部門公開的政府采購金額的計算口徑為:本部門納入2021年部門預算范圍的各項政府采購支出金額之和,不包括涉密采購項目的支出金額。)
八、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說明。
截止2021年12月31日,本部門(單位)國有資產占用情況,本單位有一輛公務用車,主要用于農業公務用車,無單價50萬元以上通用設備及單價100萬元以上的專用設備。
本部門(單位)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見公開10表《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表》。
九、預算績效情況說明
(一)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情況。
根據預算績效管理要求,我部門組織對2021年度一般公共預算項目支出所有二級9個項目全面開展績效自評,共涉及資金6841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項目支出總額的91.5%。
組織對2021年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農民培訓資金”、“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等2個項目開展了部門評價,涉及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67.5萬元 。從評價情況來看,當地農民對項目實施評價反映良好。
(二)部門決算中項目績效自評結果。(應當將2021年度區級部門決算項目績效自評綜述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進行公開。)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基本情況
2021年農民培訓資金安排32.5萬元,區財政撥付時間2022年1月28日,撥付資金32.5萬元、撥付率100%。2021年農民培訓任務200人,實際培訓200人,其中:經營管理型50名,專業生產型50名,技能服務型100名,完成率100%,培訓補助標準:經營管理型3500元/人,專業生產型和技能服務型1000元/人。
(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1、產出指標:培訓農民200人,學員考試合格率100%,完成年度指標值;年度專項資金執行率96.68%,符合年度專項資金使用須達到95%以上要求。
2、效益指標:項目帶動農民增收能力明顯提升,實施有利于當地生態環境,帶動農民就業作用明顯,完成年度指標值。
3、滿意度指標:參訓農民對培訓效果、組織管理、師資課程和培訓基地的綜合學員滿意度100%(培訓效果5,組織管理5,培育師資5,實訓基地5,),班級網上評價194人,評價率97%,實施主體對項目滿意度100%,完成年度指標值。
二、項目進展情況
(一)實施情況
1、召開了專題會議,制定了《關于印發廣豐區2021年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廣農字〔2021〕79號),細化工作要求,確定培訓機構和實訓基地。
2、根據我區農業主導產業以及農村經濟發展需要,靈活運用“課堂教學式”、“田間地頭式”、“互動式”等培訓方式,分類分層分模塊開展培訓,提高培訓有效性。同時利用“全國農業科教云平臺”等網絡平臺,開展在線學習,推進線上線下融合培訓。擇優推薦學員參加省、市級培訓,提升學員技能。
3、以當地農業主導產業、特色產業為重點,分類制定了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管理辦法,建立了認定流程,規范了資格證書,初步形成了教育培訓、規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強化“一主多元”培訓體系建設,堅持以農技推廣機構等農民教育培訓公益性機構為主體,統籌安排農業科研院所及其它社會力量加入,鼓勵和支持符合條件的農業園區、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參與,逐步構建了上下貫通,各類培訓機構橫向銜接,層次分明、支持有力的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
4、加強對培訓機構的指導和監管,建立按月調度督導和抽查機制,及時掌握項目執行和資金使用情況,確保培訓質量和資金合理合規使用。認真履行開班審批、培訓過程抽查、培訓驗收等職責,對培訓機構上報的報賬資料真實性負責。依托全國農業科教云平臺和“云上智農”APP,對所有培訓班次的教師、培訓基地、培訓班組織和培訓效果實行線上考核。
5、規范項目檔案管理,及時將培訓學員、培訓機構、實訓基地、培訓師資、培訓教材等錄入系統,收集整理實施方案、培訓機構建檔材料、監管記錄、驗收報告、總結等文檔和圖片資料,裝訂成冊、歸檔管理。
(二)資金使用
項目資金采取預撥與報賬制相結合方式撥付給培訓機構,堅持“錢隨事走”和“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專賬核算,??顚S?,不存在截留、擠占、挪用項目資金現象。項目單位實際使用資金31.42萬元、使用率96.68%,結余資金1.08萬元用于項目后續跟蹤服務。
(三)實施成效
1、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快速發展。通過對一批素質較高、有一定規?;A、有產業擴展愿望的種養大戶、專業合作社帶頭人開展專項農業技術培育,發展壯大了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馬家柚種植基地330多個,100畝以上的馬家柚種植大戶發展到281戶,家庭農場266家,農民合作社703個。
2、主導產業規?;a水平提升。通過培育后,新型職業農民的生產經營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推動了我區馬家柚、水稻、蔬菜、畜牧等主導產業的發展。
3、社會影響好。我區農民教育培訓機構廣豐區經濟作物站在培訓工作中組織規范、教課內容豐富、接地氣、形式多樣,培訓效果良好,受到了有關鄉鎮單位與學員多次表楊。
三、存在問題
學員素質參差不齊。建議培育機構對學員全方位系統化跟蹤服務,提高受訓學員科學種養水平,做好農民教育培訓技術指導工作。
四、整改措施
繼續對學員開展全方位系統化跟蹤服務,進一步加大力度做好農民教育培訓宣傳、經驗總結工作。通過多種方式,大力宣傳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相關政策,調動農民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及時總結培育機構好的做法和典型經驗,推出一批優秀學員進行宣傳報道,為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
五、典型案例
近年來,我區將設施蔬菜作為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實施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支柱產業來抓,設施蔬菜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2021年,區高素質農民教育培訓機構以蔬菜種植戶為重點培育了一批蔬菜種植專業化職業農民,推廣連作障礙治理、高溫悶棚、綠色防控、測土配方施肥,以及土地耕整、水肥一體、田頭預冷、設施環境調控等先進技術裝備。加強與蔬菜主產區的技術聯系,堅持“請進來、派出去”,通過課堂培訓與基地實訓相結合的方式,組織開展業務骨干、種菜主體集中培訓,培養本土農民菜技員和生產一線能手,破解當前產業發展面臨的人才短缺問題。以點帶面示范帶動,全區蔬菜種植面積12.5萬畝,產量33.17萬噸,設施蔬菜建設面積1.5萬畝,50畝以上的經營主體11家,畝均產值可達2萬元,純利潤0.8萬元。通過項目實施,推動了我區特色產業發展,保障了我區廣大居民的“菜籃子”綠色有機。
二、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
(一)項目基本情況
2021年項目資金安排 135萬元,區財政撥付時間為2022年1月28日,撥付資金135萬元、撥付率100%。2021年項目目標任務:培訓農技員43人、招募特聘人員 18人、建設示范基地 2 個、培育科技示范主體 680戶。實際完成情況是:培訓農技員85人(其中參加省集中培訓24人、區級培訓61人)、招募特聘動物防疫員 18 人(每人補助1.5萬元,共計27萬元)、建設示范基地 2 個(上饒市廣豐區豐溪馬家柚種植示范展示基地、上饒市廣豐區齊力河紅茶種植示范展示基地)、培育科技示范主體850戶(對示范主體進行了培訓,發放了物化補助)、開展了果業和草地畜牧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計劃試點(建立示范基地,制定示范推廣技術規范,舉辦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計劃培訓班,建立和完善協同推廣工作站)。資金的使用達到了項目要求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項目促進農業增效、帶動農民增收、有利于我區生態環境的改善。一批支撐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的質量安全、節本增效、生態環保的優質綠色高效技術模式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全區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超過95%,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大提高。
(二)項目進展情況
2021年建立了基層農技人員分級培訓制度,示范展示基地管理辦法等項目管理制度,落實了項目管理責任制。我區采取預撥與報賬制相結合的資金撥付方式,同時建立了專賬,實行??顚S?,到目前為止,實際使用資金 114.753萬元,使用率 85%。項目資金發揮的作用:全區參加5天以上脫產業務培訓的基層農技人員85人,其中參加省集中培訓24人、區級培訓61人;建設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2個;招募特聘動物防疫員農技員18人;推廣優質綠色高效重大技術2項;輻射帶動綠色高效重大技術應用3萬畝;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98%;中國農技推廣APP使用率86%;指導基地建設滿意度90%。
(三)存在問題
2021年項目建設和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經費不足,基層農技推廣機構辦公、為農服務條件較差。
2、我區農技人員普遍老齡化,許多農技人員參與多項鄉鎮中心工作,真正從事農技推廣工作的人員偏少、時間偏少。
3、由于事雜,鄉鎮農技推廣檔案資料普遍不齊全,區級的檔案資料也有待進一步完善。
4、許多鄉鎮示范主體物化補助未及時在一定范圍內公示。
5、資金撥付、使用進度偏慢。
(四)整改措施
1、積極匯報,爭取區鄉二級政府加大對農技推廣工作的資金投入,改善工作和為農服務條件。
2、通過“三定向”等培養方式,吸收更多大學畢業生進入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增加新生力量,同時加快知識更新培訓,著力提高我區農技推廣隊伍整體水平,并爭取農技人員有更多的時間真正從事農技推廣工作。
3、平時勤于收集有關農技推廣資料,并及時歸檔戓裝訂成冊,進一步完善農技推廣檔案資料。
4、區鄉二級農技推廣機構在發放示范基地和示范主體的物化補助時, 必須及時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公示。
5、加快項目資金的撥付和使用進度,2021年項目資金使用率力爭在9月底達到95%以上。
(五)典型案例
積極組織農科教產學研結合開展農技推廣服務
1、與高等院校、農業龍頭企業緊密結合。按照“市場引導、政府扶持、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原則,我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與華中農業大學、江西農業大學、江西齊力實業有限公司、上饒市鵬云種養專業合作社等高等院校和農業龍頭企業緊密結合,大力開展農技推廣服務工作。支持鼓勵高等院校、農業龍頭企業延伸科研、生產、經營領域,開展專項的農業研發和推廣工作。
2、加大對合作的高等院校、農業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在資金、項目等方面給予積極扶持和優惠,享受良種、肥料、農機購置補貼等政策。將一些一般性公益性服務項目,通過招投標方式,有償、優先交由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承擔。
3、搭建農業科技信息服務平臺。利用高等院校的人才技術優勢,搭建縣、鄉農技推廣機構、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農業科技信息平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及時傳遞農業種養新技術、農產品供求、農業新品種、新成果等信息,不斷完善農業科技信息服務體系。
4、高度重視農科教產學研結合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重大作用。引導農業企業不斷完善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鼓勵和支持農業高等院校、農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組織積極參與到農技推廣服務事業中來,充分發揮農科教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農技推廣聯盟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的作用。
我部門今年在區級部門決算中反映農民培訓資金及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績效自評結果。
項目績效自評總體綜述:根據年初設定的績效目標,農民培訓項目績效自評得分為100分。項目全年預算數為32.5萬元,執行數為31.421萬元,完成預算的96.68%。項目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1、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快速發展。通過對一批素質較高、有一定規?;A、有產業擴展愿望的種養大戶、專業合作社帶頭人開展專項農業技術培育,發展壯大了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馬家柚種植基地330多個,100畝以上的馬家柚種植大戶發展到281戶,家庭農場266家,農民合作社703個。
2、主導產業規?;a水平提升。通過培育后,新型職業農民的生產經營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推動了我區馬家柚、水稻、蔬菜、畜牧等主導產業的發展。
3、社會影響好。我區農民教育培訓機構廣豐區經濟作物站在培訓工作中組織規范、教課內容豐富、接地氣、形式多樣,培訓效果良好,受到了有關鄉鎮單位與學員多次表楊。
發現的問題及原因:一是學員素質參差不齊。建議培育機構對學員全方位系統化跟蹤服務,提高受訓學員科學種養水平,做好農民教育培訓技術指導工作。
下一步改進措施:繼續對學員開展全方位系統化跟蹤服務,進一步加大力度做好農民教育培訓宣傳、經驗總結工作。通過多種方式,大力宣傳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相關政策,調動農民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及時總結培育機構好的做法和典型經驗,推出一批優秀學員進行宣傳報道,為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
項目績效自評總體綜述:根據年初設定的績效目標,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績效自評得分為100分。項目全年預算數為135萬元,執行數為114.753萬元,完成預算的85%。
項目績效目標完成情況:2021年建立了基層農技人員分級培訓制度,示范展示基地管理辦法等項目管理制度,落實了項目管理責任制。我區采取預撥與報賬制相結合的資金撥付方式,同時建立了專賬,實行??顚S?,到目前為止,實際使用資金 114.753萬元,使用率 85%。項目資金發揮的作用:全區參加5天以上脫產業務培訓的基層農技人員85人,其中參加省集中培訓24人、區級培訓61人;建設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2個;招募特聘動物防疫員農技員18人;推廣優質綠色高效重大技術2項;輻射帶動綠色高效重大技術應用3萬畝;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98%;中國農技推廣APP使用率86%;指導基地建設滿意度90%。
發現的問題及原因:1、經費不足,基層農技推廣機構辦公、為農服務條件較差。
2、我區農技人員普遍老齡化,許多農技人員參與多項鄉鎮中心工作,真正從事農技推廣工作的人員偏少、時間偏少。
3、由于事雜,鄉鎮農技推廣檔案資料普遍不齊全,區級的檔案資料也有待進一步完善。
4、許多鄉鎮示范主體物化補助未及時在一定范圍內公示。
5、資金撥付、使用進度偏慢。
下一步改進措施:1、積極匯報,爭取區鄉二級政府加大對農技推廣工作的資金投入,改善工作和為農服務條件。
2、通過“三定向”等培養方式,吸收更多大學畢業生進入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增加新生力量,同時加快知識更新培訓,著力提高我區農技推廣隊伍整體水平,并爭取農技人員有更多的時間真正從事農技推廣工作。
3、平時勤于收集有關農技推廣資料,并及時歸檔戓裝訂成冊,進一步完善農技推廣檔案資料。
4、區鄉二級農技推廣機構在發放示范基地和示范主體的物化補助時, 必須及時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公示。
5、加快項目資金的撥付和使用進度,2021年項目資金使用率力爭在9月底達到95%以上。
項目績效目標表 |
||||||
( 2021年度) |
||||||
|
|
|
|
|
|
單位:萬元 |
項目名稱 |
2021年農業生產發展農民培訓資金 |
|||||
主管部門 |
區財政局、區農業農村局 |
實施單位 |
區經作站 |
|||
項目資金 (萬元) |
年度資金總額 |
32.5 |
||||
其中:財政撥款 |
32.5 |
|||||
其他資金 |
|
|||||
年度績效目標 |
||||||
培訓經營管理型、專業生產型、技能服務型農民200人,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95%以上,農民增收能力明顯提升。 |
||||||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 |
指標值 |
|||
產出指標 |
數量指標 |
培訓經營管理型、專業生產型、技能服務型農民 |
200人 |
|||
質量指標 |
建立農民培訓對象庫、師資庫、機構庫 |
100% |
||||
時效指標 |
年度中央財政資金執行 |
完成撥付 |
||||
成本指標 |
|
|
||||
效益指標 |
經濟效益指標 |
|
|
|||
社會效益指標 |
項目帶動農民增收能力 |
明顯提升 |
||||
|
|
|||||
生態效益指標 |
項目對當地生態環境影響 |
有利于 |
||||
可持續影響指標 |
項目帶動農民就業 |
作用明顯 |
||||
滿意度指標 |
滿意度指標 |
參訓農民滿意度 |
100% |
|||
評價率 |
97% |
|||||
實施主體對項目滿意度 |
100% |
|||||
|
項目績效目標表 |
||||||
( 2021年度) |
||||||
|
|
|
|
|
|
單位:萬元 |
項目名稱 |
2021年農業生產發展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資金 |
|||||
主管部門 |
區財政局、區農業農村局 |
實施單位 |
區農業農村局 |
|||
項目資金 (萬元) |
年度資金總額 |
135 |
||||
其中:財政撥款 |
135 |
|||||
其他資金 |
|
|||||
年度績效目標 |
||||||
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95%以上,中國農技推廣APP使用率80%以上,農民增收能力明顯提升。 |
||||||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 |
指標值 |
|||
產出指標 |
數量指標 |
參加5天以上脫產業務培訓的基層農技人員。 |
85人 |
|||
建設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 |
2個 |
|||||
質量指標 |
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 |
95%以上 |
||||
中國農技推廣APP使用率 |
86% |
|||||
時效指標 |
年度中央財政資金執行 |
完成撥付 |
||||
成本指標 |
|
|
||||
效益指標 |
經濟效益指標 |
|
|
|||
社會效益指標 |
項目帶動農民增收能力 |
明顯提升 |
||||
|
|
|||||
生態效益指標 |
項目對當地生態環境影響 |
有利于 |
||||
可持續影響指標 |
項目帶動農民就業 |
作用明顯 |
||||
滿意度指標 |
滿意度指標 |
參訓農民滿意度 |
100% |
|||
評價率 |
85%以上 |
|||||
實施主體對項目滿意度 |
90% |
(三)部門評價項目績效評價結果。
每個區級部門至少將1個部門評價報告向社會公開,報告框架可參考《項目支出績效評價辦法》(財預〔2021〕10號)中《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報告(參考提綱)》。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
(一)財政撥款:指區財政當年撥付的資金。
(二)事業收入: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
(三)行政運行:反映行政單位(包括參公單位)的基本支出。
(四)一般行政管理事務:反映行政單位(包括參公單位)未單獨設置項級科目的其他項目支出。
(五)事業運行:反映事業單位的基本支出。
(六)“三公經費”:反映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七)機關運行經費: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運行用于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及其他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