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ny7gm"></acronym>

    <rp id="ny7gm"></rp>
  1. <dd id="ny7gm"></dd>
    <rp id="ny7gm"><object id="ny7gm"><blockquote id="ny7gm"></blockquote></object></rp>

    分享到:
    區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上饒市廣豐區“十四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的通知
    【字體:   


    各鄉鎮(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區直有關單位:

        經區政府常務會議研究,現將《上饒市廣豐區十四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綱要》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上饒市廣豐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1025


    上饒市廣豐區十四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

    目錄

    一、發展基礎

    (一)十三五發展成效

    (二)存在問題和短板

    二、發展形勢與需求

    (一)發展機遇

    (二)面臨挑戰

    三、發展戰略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二)發展目標

    四、重點任務

    (一)構建高質量公路交通網絡

    1、完善互聯互通的高速公路網

    2、構建區域一體的骨架公路網

    3、高質量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

    (二)打造高品質公共出行服務體系

    1、提升城鄉客運一體化水平

    2、推進場站建設與用地綜合開發

    (三)建設高效率現代物流服務體系

    1、推進綜合物流中心建設

    2、推進農村物流體系建設

    (四)推進高效能交通運輸治理體系

    1、積極推進智慧交通建設

    2、積極推進綠色交通建設

    3、積極推進平安交通建設

    4、積極推進法治交通建設

    5、積極推進信用交通建設

    五、效果評價

    六、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二)資金保障

    (三)用地保障

    (四)人才保障


    一、發展基礎

    (一)十三五發展成效

    “十三五”以來,廣豐交通緊緊圍繞《廣豐區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所確定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力拼搏、開拓進取,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譜寫廣豐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障。榮獲“四好農村路”全省示范縣、“四好農村路示范縣(鎮村公交)”、“全市交通運輸系統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連年名列全市交通運輸系統及全區綜合考核前茅。

    截至2020年底,全區公路總里程為2305.31公里,其中國道3條,里程為41.16公里,為G60滬昆高速、上海-瑞麗G320、寧德-福貢G353;省道3條,里程為146.27公里,為紫湖-嶺底S201、白沙關-東陽S202、排山-黃市S521;縣道12條,里程為198.53公里;鄉道65條,里程為555.11公里;村道1964條,里程為1364.24公里。

    從現狀技術等級看,國道二級及以上比例為100%,普通省道二級及以上比例61%,縣道三級及以上比57.71%,鄉道雙車道及以上比例為19.4%。

    從現狀通達情況看,一是城區到鄉鎮通達情況:23個鄉鎮100%實現通三級及以上公路,其中8個鄉鎮(永豐街道、豐溪街道、蘆林街道、下溪街道、大石街道、洋口鎮、霞峰鎮、湖豐鎮)實現一級公路通達,7個鄉鎮(壺橋鎮、大南鎮、排山鎮、東陽鄉、五都鎮、沙田鎮、桐畈鎮)實現二級公路通達;8個鄉鎮(枧底鎮、少陽鄉、泉波鎮、毛村鎮、嵩峰鄉、銅鈸山鎮、橫山鎮、吳村鎮)通三級公路。二是建制村通達情況:全區現有232個村居,其中167個建制村,電子圖上顯示已通雙車道78個,占比為46.7%。

    1.1  2020年底廣豐區公路明細表

    類型

    小計

    高速

    一級

    二級

    三級

    四級

    等外

    國道

    41.16

    1.2

    9.21

    30.75

    0

    0

    0

    省道

    146.27

    6.65

    83.15

    43.15

    9.13

    4.2

    縣道

    198.53

    12.91

    22.69

    78.97

    75.8

    8.16

    鄉道

    555.11

    9.44

    51.37

    472.14

    22.17

    村道

    1364.24

    0

    0

    16.92

    1308.45

    38.87

    合計

    2305.31

    1.2

    28.77

    146.03

    190.41

    1865.52

    73.4

    (二)存在問題和短板

    “十三五”時期我區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在支撐和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笆奈濉睍r期,面對新時期新要求,以及與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出行需求相比,我區交通運輸發展還存在著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1)對外運輸通道有待進一步完善

    一是對外運輸通道方式單一,高效立體化程度不夠。目前對外聯系基本依托普通國省道和縣道,高速公路僅湖豐鎮設有滬昆高速互通,位置在廣豐區北部邊緣,服務范圍較小??焖勹F路、城際鐵路、輕軌等大運量快速化的軌道交通運輸通道缺乏,客運主要以公路客運為主,公路交通經常承擔超長距離的客貨運輸,運輸效率和服務水平低下,運輸成本較高,使得廣豐區對外聯系難以實現高效暢達。二是對外運輸通道等級偏低,存在瓶頸路、斷頭路。以現有對外通道來看:壺嶠、湖豐方向的紫湖-嶺底S201,二級公路;大南方向的白沙關-東陽S202,二級公路;吳村方向的X811,三級公路;排山、卅八都方向的X812,四級公路;東陽方向的白沙關-東陽S202,二級公路;嵩峰方向的X018,三級、等外公路;橫山方向的排山-黃市S521,二級、三級、四級公路。

    2)城市交通與過境交通混行嚴重

    隨著廣豐區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城區范圍不斷拓展,寧德-福貢G353、白沙關-東陽S202、紫湖-嶺底S201在廣豐城區穿城而過,在城區內承擔了城市道路的功能,其中白沙關-東陽S202、紫湖-嶺底S201是南北向主要對外通道,會產生較多的貨車交通量,導致在城區段客貨混行嚴重,根據觀測點數據顯示貨車交通量占比28%;寧德-福貢G353一方面是國家級通道滬昆運輸通道的重要交通設施之一,過境交通繁忙,另一方面是城區范圍內南北向的主干路之一,城市交通流量大。春節期間,白沙關-東陽S202吳村段日車流量約17660輛,大湖公路日均車輛約20289輛,白沙關-東陽S202大坪路擁堵約1.7小時,寧德-福貢G353大石路口擁堵約2.6小時,過境交通與城市交通混行,客車貨車交織,將導致道路服務效率和安全性下降。因此廣豐亟需構筑城市外環線,實現過境交通與城市交通的分離,提高出行效率,保障出行安全。

    3)農村公路發展有待進一步提升

    一是重要節點通達程度不足。城區到鄉鎮尚有8個鄉鎮未實現二級公路通達,相鄰鄉鎮尚未完全實現三級公路直接聯通,建制村通雙車道公路占比僅為46.7%;二是技術標準還不適應發展形勢??h道三級公路占比57.7%,鄉道雙車道公路占比僅為19.4%,均與省市“十四五”要求有一定差距,村道1964條仍以單車道四級公路為主,隨著我區農村地區小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以及現代農業、鄉村旅游蓬勃發展,解決會車難的問題顯得越發迫切。三是路面技術狀況較差?,F有鄉村道大多建成于2003-2006年,至今已過去十五年,大量道路路面破損嚴重,影響群眾出行,急需進行路面重新改造。

    4)運輸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客運方面,城鄉客運服務品質較低,因近年來道路客運市場萎縮和新冠疫情影響,我區城鄉客運車輛實載率不到30%,各城鄉客運企業連年虧損,城鄉客運私營企業經營的弊端逐漸顯現,放大追求盈利的思想影響了合法合規經營行為,出現運力投放不足、不按時按點發班、私抬票價、擅自停班等違規情況,嚴重影響了群眾的交通出行和農村客運市場的安全穩定運行。

    貨運方面,物流發展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物流企業發展水平不高?,F有物流普遍存在規模小、經營分散、抗風險能力弱等情況。公路運輸中,個體車主經營戶占據公路運輸主體,“多、小、散、弱”的局面一方面抬高了物流成本,另一方面降低車輛的調配和管理效率。農村物流發展水平與鄉村產業振興的要求存在差距,亟需推廣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等模式。

    二、發展形勢與需求

    (一)發展機遇

    1、建設交通強國明確廣豐交通發展總目標

    黨的十九大立足新時代新征程,作出了建設交通強國的重大決策部署,努力實現由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轉變。20199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毒V要》明確了交通強國建設的發展目標,提出建設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構建便捷順暢的城市(群)交通網、形成廣覆蓋的農村交通基礎設施網、構筑多層級、一體化的綜合交通樞紐體系。20212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兑巹澗V要》確立了“構建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總目標,分別提出到2035年和到本世紀中葉兩個階段的發展目標,指明了優化布局、統籌融合、高質量這三大主攻方向,提出構建完善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加快建設“6軸、7廊、8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建設多層次一體化國家綜合交通樞紐系統、完善面向全球的運輸網絡等12項重點任務。

    202011月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的意見》的通知(贛發〔202026號),202116日,全省推進交通強省建設動員大會召開,會議指出:要以重大項目建設為引領,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強起來。突出大通道、大樞紐、大網絡的規劃建設,著力建設功能完善的現代公路網絡和快速高效的干線鐵路網絡,構建通江達海的水運新格局,完善現代暢通的航空服務網絡,推進快速網、干線網、基礎網和城市交通網建設,加快形成覆蓋全省、城鄉融合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打造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20219月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推進交通強市建設的意見》(饒發[2022]14號),文件指出要鞏固提升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加快建設內暢外聯、快達慢游、通江達海的區域交通中心,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全省前列的交通強市,為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打造現代化大美上饒提供堅強支撐?!兑庖姟访鞔_了“建設立體互聯的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發展千億交通裝備及配套產業、建設便捷經濟的運輸服務體系、建設可靠快速的安全保障體系、強化節約環保的綠色發展理念、構建互聯互動的開放新格局、建設高素質交通人才隊伍、提升現代化行業治理能力”交通強市建設八大主要任務,并對各大任務的實施進行了全面部署安排

    廣豐交通應當搶抓交通強國發展機遇期和窗口期,強化與上級行業主管部門對接,積極爭取政策,全面部署、重點推進建設銜接順暢、有機融合、協調發展的綜合立體交通網,加快補齊交通基礎設施短板,在交通強省建設中勇于擔當、先行先試,打造廣豐樣板。

    2、國省市戰略機遇疊加給廣豐發展帶來了新使命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等重大戰略在上饒疊加,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浙贛邊際合作(衢饒)示范區建設高標準推進,為我區加快內陸開放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習近平總書記在《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指出,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

    廣豐需充分把握城市群、都市圈、同城化發展規律,重塑經濟地理,需把握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加快構建現代化交通運輸體系,推進交通運輸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深度融入區域一體化發展,實現區域發展的共融共贏,建立與長三角核心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及區域重大交通樞紐的快速交通聯系,同時進一步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海西經濟區的交通聯系,為我區承接長珠閩等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海西經濟區建設、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打開了發展空間。

    3、上饒市同城化發展要求廣豐交通融入都市圈一體化發展

    根據《上饒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上饒市將遵循“西拓、南控、北優、東興、中融合”中心城區發展導向,推動信州區、廣信區、廣豐區“一張圖”規劃、“一盤棋”建設、“一體化”發展,不斷提高中心城區首位度,增強中心城區核心主導功能和輻射帶動能級。加強“一城三區”聯動對接,統籌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同城化發展機制,推進產業分工協作、公共服務均享、生態環境共治,積極探索土地統管、居住證互認等制度,加快“一城三區”同城化發展步伐。

    在此背景下,廣豐區要暢通一體化交通網,在上廣公路、吳楚大道的基礎上,加快形成與主城區多路互通的交通網絡;加大城市公共交通融合,開通對接主城區公交班線,推進與中心城區公交一體化,以交通基礎設施支撐廣豐與主城區在城市布局、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空間布局等方面的銜接協調和同城化水平,不斷提升廣豐在中心城區的地位。

    4、全區發展戰略實施要求交通強化支撐,擔當新引領

    根據《廣豐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廣豐區“十四五”時期應聚焦實現“四區”定位目標中國特色資源產業集聚區、全省區域經濟發展領跑區、上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美麗幸福廣豐樣板區。圍繞“世界滑石之都,千年光陰福地”城市定位,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突出做好廣豐功能區國土空間規劃、城北片區控規等規劃,構建“兩區三谷三心”城市空間格局,構建“三園+一地+三點三線”的產業空間布局。建成東部沿海地區重要的制造業轉移承接區,全方位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這要求廣豐強化交通與空間、產業的互動,以高質量一體化的交通基礎設施和運輸服務為抓手,強化交通與城市空間、產業布局的互動作用,為城市總體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一是完善縣域交通網絡,提升城區和各中心鎮的高等級道路的服務水平,二是加強旅游路、資源路、產業路的建設規劃,為資源開發、現代農業產業園、旅游景區發展提供支撐。

    (二)面臨挑戰

    公眾出行品質要求顯著提高。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居民出行需求和社會運輸需求呈現明顯變化,將從“走得了、運得走”轉向“走的好、走的快,運的便捷、安全”。交通運輸發展的矛盾將從“基礎設施的制約”向“管理水平、服務水平不足”轉變。這對基礎設施養護管理和運輸服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廣豐繼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應將發展重心轉向基礎設施養護管理和運輸服務水平提升,加大交通基礎設施養護和管理,提高已有設施的運行效率。加強運輸組織和管理,提高運輸的便捷性、安全性和舒適性。

    資源要素制約明顯?!笆奈濉睍r期,隨著國家規劃體系的調整,外部資源環境瓶頸約束將更加趨緊,受土地要素制約嚴重,全區農村公路老路基面積總計為22299.21畝,其中基本農田3811.76畝、一般耕地4325.55畝、林地3747.06畝、其他農用地682.97畝、建設用地8747.36畝、未利用地984.5,且農村公路兩側多為基本農田。若按三級公路和雙車道四級公路的技術標準進行拓寬改造,項目將難以避免占用基本農田、一般耕地、生態紅線、公益林地;若要規避基本農田及生態紅線,按現有路基進行改造,完成后可能存在寬度不夠或寬窄不一、線型不順或坡陡彎急等不符合技術標準的情況,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達不到“四好農村路”的建設要求。這就要求廣豐交通對重點項目建設提前謀劃,確定用地紅線圖,與自然資源部門對接,抓住上級部門關于土地調規的政策窗口期,將線路所涉及土地性質進行調整,同時強化與自然資源、林業、環保等部門的對接,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共同推進各項要素保障。

    三、發展戰略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引,抓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等重大戰略疊加機遇,圍繞打造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浙贛邊際合作(衢饒)示范區的目標,構建高質量的現代化交通體系,為建設“中國特色資源產業集聚區、全省區域經濟發展領跑區、上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美麗幸福廣豐樣板區”提供支撐。

    (二)發展目標

    按照建設“交通強國”廣豐樣板的要求,提出“1234”的戰略目標,即“一核心、二體系、三高速、四重點”。

    “一核心”:以構建“高質量”公路交通網絡為核心。

    “二體系”:打造“高品質”運輸服務體系,推進“高效能”交通運輸治理體系。

    “三高速”:緊緊抓住區域內滬昆高速、上鷹高速、上浦高速三條高速公路建設契機,最大程度發揮高速公路對地方經濟和群眾出行的帶動作用。

    “四重點”:圍繞補齊交通領域短板,重點做好四項工作,一是強化城市外環線建設,完善城市道路與干線公路銜接,解決過境交通和城市交通之間相互干擾,提高路網運行效率和安全水平。二是強化農村公路建設,以2021年中央1號文件的要求為指引,推動全區農村公路大提升,適應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的發展要求,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建設。三是強化城鄉客運一體化水平,積極發揮城鄉客運公共服務的作用,切實解決現有私營農村客運企業重利益輕安全問題,通過體制改革,實行國有企業統一公交化經營,按照“政府兜底補償,企業微利運營”的模式,確保服務品質和安全運營。四是強化綜合物流發展,既要強化物流大平臺建設,又要加快農村物流體系建設,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

    在具體目標方面:

    路網通達目標:實現市區至城區一級公路通達,城區至重點鎮(鄉)二級及以上公路通達,鄉鎮通鄉鎮三級及以上公路通達,建制村通雙車道路率65%。城市外環線基本建成,實現過境貨車“不進城”的目標。

    路網等級目標:普通國道二級公路比例達到100%;力爭普通省道二級以上比例達到60%,逐步消滅普通省道四級及以下公路及斷頭路??h道三級及以上公路比例達80%以上,鄉道雙車道公路及以上比例為40%以上。

    時間通達目標:形成3個“半小時出行圈”,即城區半小時到市區,各鄉鎮半小時到城區,各鄉鎮半小時上高速公路。深度融入“全國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區1小時通勤、城市群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

    客運服務:城鄉客運一體化水平顯著提升,達AAAA級水平,實現鄉鎮和建制村通公交比例100%,中心城區500米站點覆蓋率達90%,積極創建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

    貨運服務:物流通道、物流節點等基礎設施水平顯著提高,城鄉一體化配送、多式聯運發展穩步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四、重點任務

    (一)構建“高質量”公路交通網絡

    1、完善互聯互通的高速公路網

    積極推進高速公路建設:根據江西省高速公路網規劃和上饒市公路水路交通運輸“十四五”發展規劃等上位規劃,廣豐區未來將形成“兩橫一縱”高速公路網,“兩橫”為滬昆高速和上鷹高速,“一縱”為上浦高速?!笆奈濉逼陂g,將續建并建成上浦高速,開工建設滬昆高速拓寬工程(四改八)、上鷹高速。

    優化完善互通布局方案:根據高速公路網規劃,全區共布局互通8個,其中現狀1個,為廣豐互通(湖豐);在建3個,分別是上浦高速上的廣豐互通(五里)、銅鈸山互通、高廳互通;已列入設計3個,分別是上鷹高速的排山互通、廣豐南互通、洋口互通;擬新增1個,為吳楚大道互通,位于上浦高速與吳楚大道交叉處。

    積極推進高速連接線項目建設:抓住上鷹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機遇,依托高速出入口,謀劃高速連接線項目,優化全區交通格局,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積極推進高速公路連接線項目建設。一是上鷹高速排山-毛村-嵩峰連接線,該連接線將極大的改善嵩峰、毛村、泉波3個鄉鎮交通閉塞問題,幫助該片區8萬多群眾快速上高速、到城區,促進沿線鄉鎮旅游資源開發和“農產品進城”,助力鄉村振興,設計標準二級公路,里程約16公里。二是上鷹高速大石至南山連接線:從區域層面上看,該連接線與現有滬昆高速廣豐連接線相接,形成滬昆高速與上鷹高速的聯系通道,具有重要的路網疏散和國防戰備意義;從廣豐層面看,該連接線能實現城北片區(區政府所在地)快速上高速,更是城市外環線東環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標準為一級公路,全長約8公里。

    2、構建區域一體的骨架公路網

    骨架公路網總體布局:根據《上饒市城市總體規劃》和《上饒市公路水路交通運輸“十四五規劃”》等上位規劃,全區骨架路網規劃形成“一環九射”總體布局,其中:

    “一環”為城市外環線,總里程為37公里,東環起點為下溪街道南陽,途徑大坪、南山、黃家淤、朱塢、十字壟,,終點與G353相交,由S202廣豐區大坪至南山改建工程和上鷹高速南山至大石連接線組成,全長約12公里。南環由G353改線組成,起點為十字壟,途徑四公、方村,終點與霞峰大道相接,全長約9公里;北環為規劃翔宇大道,即G637大陽亭至翁嶺段,全長約7公里。西環由主要霞峰大道、上浦高速組成,全長約9公里,其中霞峰大道3.4公里,稼軒東大道0.9公里,上浦高速4.7公里。

    “九射”分別是“一射”為G353吳楚大道,是廣豐通往市中心城區、高鐵站的主要通道,現狀為一級公路。

    “二射”為稼軒大道,是廣豐通往市中心城區、蘆林街道、洋口鎮的主要通道,規劃為城市快速路。

    “三射”為上廣公路,是廣豐通往市中心城區、蘆林街道、洋口鎮的主要通道,現狀為一級公路。

    “四射”為G353改線,是廣豐通往市城區、三清山機場的主要通道,規劃為一級公路。

    “五射”為大湖公路,是廣豐主城區通往銅鈸山、橫山鎮以及上浦高速互通的主要通道,規劃為一級公路。

    “六射”為G353廣豐至浦城段,是廣豐主城區通往五都鎮、沙田鎮、桐畈鎮等鄉鎮主要通道,同時也是廣豐聯系福建的主要通道,兼具國防公路性質,現狀為二級公路。

    “七射”為S202廣豐至江山段,是廣豐主城區通往吳村鎮、排山鎮、東陽鄉等鄉鎮的主要通道,同時也是廣豐聯系浙江的主要通道,現狀為二級公路。

    “八射”為S202廣豐至玉山段,是廣豐主城區通往大南鎮的主要通道,現狀為二級公路。

    “九射”為S201廣豐至信州區段,是廣豐主城區通道湖豐鎮、滬昆高速的主要通道,現狀為二級公路。

    骨架公路建設任務:按照“補短板、優結構、提品質、強服務”的目標,“十四五”期間,以實施普通國省道繞城建設、低等級瓶頸路段等級提升和養護大中修等工程為重點,全面提升普通國省道干線公路的服務功能和水平。

    推進城市外環線建設:加快推進S202廣豐區大坪至南山段改建工程,積極爭取上鷹高速大石至南山連接線項目,提前謀劃G637大陽亭至翁嶺建設工程項目建設,積極與市級層面對接G353廣豐大石至霞峰大道段改線工程,打造城市外環線,推動干線公路與城市道路融合發展,實現城市內外交通順暢銜接。

    加大普通國省道路網等級提升:以打通普通國省道瓶頸路段為抓手,重點圍繞當前低等級公路沿老路拓寬升級,有序推進低等級路段升級改造,提高公路網運行效率?!笆奈濉逼陂g重點推進S201大石至湖里段升級改造工程、S201湖里至軍潭段升級改造工程。

    加大普通國省道路況提升:積極推進G353寧福線蘇塘至五都段路面改造工程,加快推進S202白東線大南危橋改造工程、S201紫嶺線千工嶺危隧改造工程,啟動S201紫嶺線(廣豐境內)“暢、安、舒、美”示范路工程建設,全面提升普通國省道技術狀況。

    積極謀劃鄉鎮通二級公路:目前廣豐區尚有8個鄉鎮(枧底鎮、少陽鄉、泉波鎮、毛村鎮、嵩峰鄉、銅鈸山鎮、橫山鎮、吳村鎮)未通二級公路,“十四五”期間及未來一段時期,我區將推動城區至鄉鎮通二級公路建設工作,因地制宜,選擇新建或者老路拓寬等方式,逐步實現鄉鎮100%通二級公路。

    3、高質量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

    1)提升農村公路等級水平。

    構建和完善便捷高效的農村公路骨干網絡、普惠公平基礎網絡,提升農村公路服務品質?!笆奈濉逼陂g,計劃實施道路項目534.122公里,橋梁項目34座,并根據危橋評定報告滾動調整。

    一是縣道升級改造:“十四五”期間,推進縣道升級改造68.311公里,其中已完工24.611公里,正在建設29.5公里,計劃建設14.2公里。建成后縣道三級以上公路占比達90%以上。

    二是鄉道雙車道改造:“十四五”期間,推進鄉道雙車道改造項目225.6公里,其中已完工18.8公里,正在建設20.1公里,計劃建設186.7公里。建成后鄉道雙車道及以上公路占比達60%。

    三是建制村通雙車道公路:“十四五”期間,為提升建制村通雙車道公路覆蓋水平,在縣鄉道改造的同時,推進部分村道雙車道改造32.9公里,其中正在建設5.1公里,計劃建設27.8公里。預計可實現建制村通雙車道占比達86.2%。

    四是其他農村公路新改建:“十四五”期間,推進其他農村公路新改建項目207.311公里,其中已完工38.1公里,正在建設29.7公里,計劃建設139.511公里。

    五是危橋改造:“十四五”期間,完成現有34座危橋改造。截止2021年底已完成危橋改造14座,2022年擬建8座,20232025年擬建12座;定期對農村公路上的橋梁進行技術評定,滾動調整,發現一座,改造一座,及時排除隱患。

    2)提升農村公里管養水平

    健全農村公路管養體制,出臺《上饒市廣豐區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明確農村公路養護責任主體、養護資金保障、長效化管養機制,建立健全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責任制,明確相關部門、鄉鎮(街道)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權力和責任清單,建立“精干高效、專兼結合、以專為主”的管理體系,按照“有路必管、管必到位,有路必養、養必到位”的要求,將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構運行經費和人員支出納入一般公共財政預算。

    強化養護資金投入力度。農村公路養護實行“以縣為主、省市支持”的籌資模式,2021年起,省、市、縣三級公共財政資金用于農村公路日常養護的總額不得低于以下標準:縣道每年每公里10000元,鄉道每年每公里5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3000元;其中,省、市、縣按照118比例承擔,區財政局、區交通運輸局要按照不低于以上標準,即不低于每年722萬元,提出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年度資金計劃,將日常養護資金納入一般公共財政預算。

    強化日常養護及小修保養。按照“縣道縣管、鄉村道鄉村管”的原則,制定年度養護計劃和養護方案,區交通運輸綜合服務中心養護股加強日常巡查,結合縣道巡路員日常巡路,對縣道日常養護和小中修項目以派工單的形式派單至區交建集團,由區交建集團選取專業化隊伍及時進行作業?!笆奈濉逼陂g,年均養護工程比例不低于5%,

    強化日常養護績效考核。會同區財政局建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預算績效考核機制,定期對縣、鄉、村道管理養護成效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相關投資掛鉤,對用于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公共財政資金實施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確保及時足額撥付到位,對考核不合格的鄉鎮(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核減或取消安排下一年度區級農村公路養護補助資金。

    (二)打造“高品質”公共出行服務體系

    1、提升城鄉客運一體化水平

    加快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改造進程,按照“政府兜底補償,企業保有微利”的原則,交由國有企業實行單一化經營,實現“五定四統一”,改變當前我區農村客運現狀,進一步維護客運市場的安全穩定,有效保障農村群眾的出行。

    優化調整公交線網。一是調整城鄉客運線網,采用兩頭延伸或城區段延伸的方式,使線路在城區兼具城市公交功能,二是調整城市公交線網,根據城市功能區布局規劃,實現客流快速集散。三是積極開通廣豐至上饒市中心城區公交,加快廣豐融入上饒主城區的步伐,方便群眾的出行。

    2、推進場站建設與用地綜合開發。

    “十四五”期間,加快推進城北客運站、城東客運站建設,疏解白鶴客運站相關功能,主城區內形成4個客運樞紐站,服務對外客運、城市公交、城鄉客運等;逐步推進鄉鎮客運站建設,實現所有鄉鎮均有鄉鎮客運站。

    (三)建設“高效率”現代物流服務體系

    1、推進綜合物流中心建設

    為了促進“降本增效”,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期間,加快建設廣豐區綜合物流中心,占地300畝,選址于上浦高速與稼軒大道交叉口西南側,規劃四大核心業態,即倉儲物流、生鮮分選、電子商務和配套服務,建設為高效化倉儲物流基地、特色化電子商務基地、前置型生鮮分選中心、智慧型物流示范中心。

    2、推進農村物流體系建設

    按照農村物流服務“全覆蓋(縣、鄉、村三級全覆蓋)”“兩滿意(政府滿意、群眾滿意)”的目標,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加快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加快推進縣級農村物流中心建設,發揮倉儲配送、流通加工、電商快遞、郵政物流等“一點多能”;在已有試點建成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的基礎上,全面推進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建設,實現集城鄉公交、普貨運輸、郵政快遞、驛站收發及冷鏈運輸為一體的“多站合一”,同步完善村級服務網點,初步貫通農產品上行的“最初一公里”,切實服務好城鄉經濟循環。

    (四)推進“高效能”交通運輸治理體系

    1、積極推進“智慧交通”建設

    重點建設“一個中心三個體系”,即數據服務中心和智慧公路體系、智慧公交體系、智慧路長體系,一是在局視頻會議室打造數據中心和顯示終端,將各類交通數據匯集并根據需要進行顯示,二是在普通國省道不停車超限檢測點建成的前提下,強化貨車超限超載數據監測,實現智慧治超同時進一步探索智慧公路建設,提升路網感知水平;三是全力推進智慧路長建設,打造智慧路長app,將農村公路路網信息、管養信息和實時路況錄入系統,線上派單,及時維修,實現農村公路管養信息化;四是全力推進智慧公交建設,實現實時監控、實時調度,將公交運營信息通過各種媒介,向公眾公布。

    2、積極推進“綠色交通”建設

    促進行業節能減排: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和組合效率,提高水運、鐵路等綠色低碳運輸方式比重,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積極推進多式聯運;加大重點車型標準化治理工作,推進廂式化、模塊化、輕量化等先進車型發展。全面推廣清潔高效運輸裝備,繼續推廣清潔能源汽車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車、城市配送等領域的應用。

    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全面建設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交通基礎設施工可、設計、建設、運營和養護全過程。統籌利用綜合運輸通道線位資源和運輸樞紐資源,優化交通工程線路方案,鼓勵利用舊線改擴建。大力推廣交通建設工程節地技術,推廣資源節約型公路建設。繼續推廣交通廢棄物循環利用新技術、新工藝,大力開展路面材料、施工廢料、棄渣等資源的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

    3、積極推進“平安交通”建設

    全面落實安全責任:健全企業安全生產制度和各項操作規程,全面構建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理清安全監管的權力和責任清單,以健全的制度保障體系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鼓勵發展交通運輸安全管理第三方服務,推進交通運輸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嚴格管控“兩客一?!卑嗑€客運、旅游客運車輛、危險品運輸車輛運輸安全。實施更高標準的運輸市場準入,嚴格控制新增危險貨物運輸企業。

    提高交通設施安全性能:全面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十四五”期間,建設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100公里,主要為村道,加強施工“標準化”管理,完善普通國省道和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加大危橋改造力度,對事故多發路段進行交通工程技術手段處置,完善交通管理設施,打造“平安公路”。加強交通運輸安全防控關鍵技術和裝備的應用,提升重點領域的安全防控能力。

    推進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建設:按照江西省交通運輸廳《關于印發“十四五”期間公路水運平安百年品質工程示范創建方案的通知》(贛交建管字〔202127號)的要求,主動爭取區政府支持,加大“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建設投入,以廣豐區縣道X812“仙巖~霞峰(卅八都~排山)公路為省級農村公路“平安百年品質工程”示范創建為契機,推動在設計階段樹立“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建設理念,提升設計標準化和精細化水平;在實施階段,規范和加強農村公路項目建設全過程的基礎管理、基層管理,補強薄弱環節;開拓創新,積極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方法,培樹“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創建示范樣板。

    4、積極推進“法治交通”建設

    以推進交通綜合執法改革為契機,對照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持續開展執法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全系統執法素質和業務水平。堅持推進“放管服”改革,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牽頭做好政務服務事項辦理工作,切實厘清理順在辦事項的辦理流程。堅持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大信用宣傳力度,結合治超執法工作,做好嚴重失信行為專項治理工作。

    5、積極推進“信用交通”建設

    全面實施信用管理工作,加快推進傳統治理模式向信用管理模式轉型。廣泛運用大數據信息技術手段對從業單位和人員信用狀況實施動態監測,建立信用監測預警機制。加強交通建設市場信用監管,實行工程建設履約考核、信用評價掛鉤制,切實提升建設市場監督實效。探索構建交通運輸市場信用聯網管理平臺,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引導、鼓勵第三方社會信用服務機構和行業協會參與交通運輸信用建設。

    五、效果評價

    通過“十四五”建設,廣豐區交通網絡不斷完善。

    通達能力顯著提升:對外通達能力方面,“兩橫一縱”高速公路形成,強化了與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海西經濟區的聯系。城鄉通達能力方面,骨干公路網等級提升,80%的鄉鎮實現二級及以上公路通達。

    公路等級顯著提升??h道三級以上公路占比達90%以上。鄉道雙車道及以上公路占比達60%。建制村通雙車道占比達86.2%,危橋實現動態清零。

    通行時效顯著提升,實現2小時與長三角主要城市互通,1小時與南昌都市圈互通,30分鐘廣豐城區達到各鄉鎮,30分鐘各主要組團上高速。

    六、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強化統籌指揮,統一調度。完善交通重點工程和農村公路建設人員責任落實機制,固化整體“一套表”調度工作制度,通過定期召開調度會、推進會和現場協調會,確保全年實施的不同門類的交通建設項目齊頭并進,確保序時進度,嚴把工程質量,嚴格項目驗收,做好協調,做好交通建設項目與鄉村振興建設項目的有效銜接。

    以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為引導,牽頭抓實抓細路長辦日常工作,加大農村公路管理信息平臺應用推廣,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路長管理體系和鄉村道路專管員管理機制,盡快從“點上試行”轉入到 “全面推開”,實現“路長制”轉變為“路常治”;高質量推進農村公路養護水平提升工程建設,變民生工程為民心工程。加強縣道日常養護單位的全過程監管和考核評價,挖掘塑造一批信譽度良好的公路養護單位和村集體積極參與農村公路養護,專群結合,切實提高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水平,不斷擴大延伸農村品質示范路創建范圍,全面提升農村公路管護專業化、集約化、規范化管理水平。

    (二)資金保障

    交通“十四五”重點項目建設量大、任務重,需要通過加大財政投入、引入社會資本投入等多種方式,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保障力度。堅持政府主導作用,確立公共財政在交通項目投融資中的主體地位。積極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市場化進程,對經濟效益相對較好、有一定償還能力的交通基礎設施,積極爭取民間資本和外商投資,減輕政府籌資壓力。制訂年度政府投資計劃并分批實施,確保重點項目順利實施。

    (三)用地保障

    強化從規劃到建設的全過程土地供給保障機制。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時,應同步納入各類交通基礎設施土地規劃控制要求,與國土空間規劃做好銜接,協調好重點交通項目與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的矛盾,實現多規合一,提前預留發展空間;在工程建設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的土地供給應優先于商業開發項目的土地供給,保障重大項目的用地指標。

    (四)人才保障

    實施“人才強交通”戰略。加強對人才的政治引領,激發創業創新的熱情。深化交通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建立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交通人才培養、評價、引進、使用和激勵機制。推進交通重點人才工程,加強高層次領軍人才和創新型團隊培育,加大復合型人才和緊缺型人才的培養引進力度。

      

        附件:廣豐區“十四五”交通建設項目明細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閱讀